首页-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王文军: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革命文化的 重要论述与弘扬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8-04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创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关注革命文化,对继承和发扬浙江革命文化作出许多重要论述,同时躬行践履、不遗余力推动浙江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精神引领、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

(一)浙江革命文化与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浙江文化特有的精神特质,确立起浙江独有的人文优势。

浙江素称文物之邦,孕育了丰富厚重的传统文化,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文化样式异彩纷呈。但是,如果仅看到浙江的历史文化,而不关注浙江的革命文化、现代文化,那是对浙江文化的片面认识。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革命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把革命文化作为构建浙江文化精神、确立浙江文化优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大学给大学生作报告时就指出:“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当年我们党的诞生和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航船,正是从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起航,踏上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浙江革命文化与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是“交相辉映”的,共同促成“浙江文化闪耀出更为夺目的光彩”;浙江革命文化与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也是“高度融合”的,共同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始终流淌在浙江老百姓的血液之中,形成了浙江特有的文化精神和人文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时,反复强调革命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强调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进,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革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有了明确的定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革命文化,涵盖了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丰富的内容,是为全国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深厚文化基础,是凝聚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所在地余姚梁弄

(二)革命文化蕴含着我们党和人民求独立、谋解放、图复兴的深层逻辑,是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力量源泉。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革命是“历史的选择”、“真理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革命文化蕴含着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史,蕴含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革命作风,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精神价值。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必须从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2003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四明山革命老区考察时指出:“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的革命精神我们要代代相传。”2006年6月,他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奠基仪式上指出:“南湖的‘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道,因其固有的先进性而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我们全体中央政治局同志这次集体出行,目的是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建党时的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明确肩负的重大责任,增强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化的重视,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继承,是明确“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责任担当。革命文化作为继往开来的文化成果,对于激励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尤其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只有弘扬革命文化,让青年懂得历史、懂得党史、懂得国情,才能真正知道中国应该走什么路。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文化是灵魂》一文中指出:“文化力量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十分明显。”“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亮的底色是“红色”,而这“红色”就是革命文化的本色。只有弘扬革命文化,让“红色”不断浸润,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变质,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2005年8月,他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以爱国主义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革命文化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革命文化,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

高度重视。弘扬革命文化,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奋发有为,继续推进革命前辈们所开创的伟大事业的重要途径。

二、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弘扬革命文化的生动实践

(一)继承老区革命精神,推动革命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浙江是革命老区较多的省份,有革命老区县32个,占全省县(市、区)的36%;21世纪初有欠发达县25个(2005年后又增加1个),其中革命老区县17个(2005年后为18个)。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才1个多月,就到革命老区青田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地进行考察调研。2003年1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同志又专门到余姚市四明山调研革命老区发展工作并指出:“搞好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缓解和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性任务,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老区开发建设,搞好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老区开发和建设这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只有老区达到了现代化标准,才谈得上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推进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习近平同志主持推动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一系列工程,同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等,切实培育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新动力,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老区革命精神,推动革命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南湖革命纪念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决策,其重点也是支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加快实施重点贫困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扩大对革命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2016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推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明确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至2021年7月,革命老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弘扬革命文化,在浙江大地铺就我们党和国家最鲜亮的底色。

浙江革命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异常丰富。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发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做好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在浙江的资料征集整理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强调不仅要作为学术研究的史料存在那里,还要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他多次出席重大纪念活动,先后在邓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刘英同志、金维映同志纪念活动上致辞或书面致辞,出席浙江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等。他还多次考察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要求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适时适力建设革命纪念场馆。2005年省委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重要决策部署时,将弘扬革命文化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地”的重要作用。2005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提出扩建要求时,习近平同志当场表示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基因库”“红色资源”,让初心薪火代代相传,“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2021年初,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利用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红色基因库”是革命文化的资源宝库,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地运用好“红色基因库”是引导全国人民从宝贵资源中汲取正能量的重要途径。

(三)提炼“红船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浙江人民的精神谱系。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革命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发掘和提炼革命文化内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多次强调要学习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2002年10月刚到浙江的第一次调研,他就选择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此后,他多次到嘉兴南湖考察。2005年,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习近平同志提炼出“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的提炼,给浙江人民已有的精神谱系注入了鲜明的、强大的革命元素,是对浙江人民精神谱系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到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考察时指出,“蚂蚁岛曾有光荣的艰苦创业史,现在又与时俱进,渔区呈现新气象。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2006年8月,习近平同志又到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岛考察,重新提炼了大陈岛垦荒精神,归纳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16个字。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红船精神”、蚂蚁岛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与浙江人民的其他精神一道,共同汇聚成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磅礴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总结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每一种革命精神、革命人物、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对于弘扬革命文化、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包括伟大建党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内涵丰富,深刻显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力量来源,构成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源泉。

三、几点启示

(一)要把加快革命老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结合起来,树立革命文化重要标识,使革命文化深入人心,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空中俯瞰遂昌县王村口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2021年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浙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把加快革命老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结合起来,相继实施革命老区红色乡村振兴计划、革命文物保护行动、红色旅游线路推介、老区人民群众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革命老区乡村道路改造等一系列举措,让老区的面貌日新月异、老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实施传承红色基因薪火行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文化,组织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浙江印记研究,构建浙江红色精神谱系,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水平,守好红色根脉。

(二)要把弘扬革命文化与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结合起来,加强革命场馆展陈规范化管理,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红色基因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浙江革命遗迹遗址种类众多、分布广泛。浙东、浙西、浙南、浙西南、闽浙赣等根据地留存下来大量革命遗址遗迹,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是浙江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依托于这些革命遗址遗迹建设的纪念场馆,是宣传浙江革命文化的重要阵地。但是,长期以来,有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责任单位不够明确、日常管理不够到位、展陈内容不够规范等。为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浙江已制订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相关法规,加强对革命纪念场馆展陈内容的督查和规范化管理,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红色基因库。

(三)要把弘扬革命文化与守护“红色根脉”结合起来,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提炼革命精神,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浙江必须肩负起守护“红色根脉”的历史重任。要坚持把弘扬革命文化与守护“红色根脉”结合起来,注重革命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提升,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根脉”;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把党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让新时代青少年受到革命精神的滋养,从而对革命文化产生价值认同;要进一步推进革命精神的总结和提炼,丰富和发展浙江革命精神谱系;要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全社会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