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宁畲族自治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积极运用红色视频载体,通过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活化历史故事、创新传播手段,努力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红色宣传矩阵,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与覆盖面。
一是抓住重要节点,唤醒红色共鸣。今年5月12日是景宁解放76周年,研究室在“畲乡档案史志”公众号、景宁融媒等推出景宁解放76周年纪念短视频,以动态影像重现1949年景宁解放的峥嵘岁月;录制《景宁解放始末》微课等,带领群众重温解放记忆,引发全县人民的强烈共鸣,激发群众对家乡红色历史的认同感,为全县党员干部提供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是聚焦红军标语,镌刻红色印记。对景宁境内(主要集中于毛垟乡、英川镇)遗留下来的红军标语开展挖掘整理工作。结合每条标语背后的革命故事与时代背景,精心制作库头、梨树突等系列红军标语短视频6个,以数字化手段将斑驳墙面上的红色印记转化为珍贵的电子影像档案,并作为展陈内容在研究室内“见证”展厅中展出,带领参观者感受家乡的红色印记。
三是录制口述档案,留存红色记忆。近年来,研究室陆续采集录制13位老革命战士陈述自身革命历程的口述视频,建立百岁女民兵唱红歌等11个红色系列口述档案。其中,《景宁畲族第一党支部书记雷福体》《百岁女民兵唱红歌》《大张坑民兵连》《大张坑村的兵四代》《抗美援朝老兵》《老交通员》等口述档案视频,经整理剪辑在景宁电视台展播,有声有色、有影有像地向社会大众展现鲜为人知的畲乡革命故事,追溯畲乡红色记忆。
下一步,研究室将持续以红色视频为纽带,以“短、精、活”的传播形式,让党史教育“看得见、听得到、传得远”,为红色基因传承注入新动能,激励新时代党员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勇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