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1893-1969),字仲沄、仲云、云台、芸台,笔名武波、武陂,浙江绍兴城区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河南大学等校教授。1926年加入中共组织,后因天津党组织遭破坏为躲避追捕而失掉组织关系。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参与创办《风雨》周刊。1939年9月,在河南重新加入中共组织。1940年初到延安,出任延安马列学院历史教研室主任,次年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教研室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鲁豫边区北方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兼研究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和常务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等职。当选为中共第八届候补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一生著述宏富,先后有《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问世,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他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最杰出的一代宗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大师。现故居正中所悬“清白世家”匾即是后人评语。
故居世称锦麟桥范家台门,系范文澜诞生地和童年、少年时代生活处,位于绍兴市区府山北麓、锦麟桥南堍,与大通学堂隔环山河相望的绍兴饭店内。故居系清代建筑,原为三进三开间平房,第一进门厅、第二进为其他范氏家人用房,第三进为范文澜一家居所,占地面积共890余平方米。1863年,太平军撤出绍兴后,范氏全宅被洋兵久占,器物被掠无遗,仅存四壁空屋,损失惨重,后才慢慢恢复元气。20世纪80年代,因龙山宾馆扩建,拆除第一进和第二进。2002年,绍兴市文物部门筹资修复了第三进。现为正屋一进和东、西两侧厢房及门斗,占地面积216平方米。
故居坐南朝北,正屋三开间,穿斗式结构,前槽单步梁檐廊,明间开格子门三间樘,条板石台阶,方砖墁地,单檐硬山造,其中西次间为范文澜诞生处,也是他童年、少年时代的卧室兼书房。正屋三间现辟为展室,明间恢复清白堂场景布置,正中额悬书法家沈定庵所书“清白世家”匾。东、西次间为范文澜生平简史陈列室,分为“清白世家 书香传人、莘莘学子 负笈躬读、教书育人 笔耕不辍、精思研究 卓成大家”四部分,全面扼要地展示这位史学大师不平凡的一生。并陈列有范文澜生前用过的瓷制笔筒、汉白玉镇纸石,范文澜祖父范城的纪年体自传《质言》最为珍贵。此书前部分由范文澜父亲范寿钟抄写,后部分由范文澜叔父范寿铭抄写,并由许寿堂作跋。书中记载范文澜出生年月,提及太平天国年间绍兴兰亭、龙山书院等文物古迹的修复、创建情况,记录当时绍兴发生的大事。
2016年被评为第三批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