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温州:以四中全会精神引领温州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11-1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系统谋划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这为新时代党史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指明了新方向。在新的赶考路上,温州党史工作要深刻把握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自觉融入中心大局,深挖红色富矿,传承精神血脉,强化资政育人,为温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注入磅礴的“红色动能”。

一、 强化政治引领,把准党史工作的“定盘星”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把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与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对温州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机贯通起来。引导全市党史干部胸怀“国之大者”,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为党存史述史、树碑立传、传经弘道”的政治自觉,确保党史工作始终与党的使命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坚守正确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严把党史作品的政治关、史实关、质量关。在推进《中国共产党温州历史》第三卷、第四卷等核心编研任务时,始终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根本遵循,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刻阐释党领导温州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尤其要讲清楚“党的领导”是温州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发展奇迹、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保证。

对标中心大局,谋划事业发展。自觉将党史工作置于国家和省市发展大局中考量,主动对接省委“132”总体工作部署和市委“强城行动”、“四大振兴”等重大战略。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温州党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举措,使党史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准契合、同向发力。

二、 聚焦资政辅治,彰显党史工作的“时代值”

开展战略溯源,服务宏观决策。紧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共同富裕等国家重大战略,结合温州“5+5+N”产业布局,系统梳理总结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温州模式”的演进脉络与内在规律,深入挖掘其对当前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启示意义。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加强对温州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富带后富等方面的历史实践研究,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深化专题研究,提供精准参考。坚持“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围绕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例如,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重要决策实施20周年、“法治浙江”建设 20 周年等,高质量完成相关专题的温州实践总结;围绕“温暖营商”品牌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文化繁荣发展等议题,深入开展历史考察与比较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高质量资政报告,提升服务大局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探索建立“党史+决策”的常态化对接机制,畅通研究成果转化渠道,推动党史智慧及时融入政策制定过程。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合作,构建开放包容的“大党史+大党建”研究格局。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城市文化标识体系建设、文旅项目开发等工作中,主动提供历史依据、文化内涵和数据支撑,让沉睡的党史资源“活”起来,有效服务当下发展。

三、 聚力文化育人,激活党史工作的“生命力”

系统保护利用,盘活红色家底。 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和《浙江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为契机,全面加强对革命旧址、纪念设施、文献档案、口述史料的抢救、整理、修复和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工程,建设智慧党史馆、红色资源大数据库,实现红色遗产的永久保存、动态管理和高效利用。

打造党史品牌,扩大社会影响。 围绕重要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组织具有影响力的党史宣传和纪念活动。持续擦亮“红动温州”“红动浙南”等工作品牌,推动红色党史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数字娱乐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温州特色、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文化IP。积极对接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平台,创新话语体系,讲好讲活温州党史故事,不断提升温州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构建宣教矩阵,推动入脑入心。深入开展党史“七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广泛、传播有效的党史宣教大格局。创新表达方式,善于运用短视频、H5、VR/AR沉浸式体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让党史知识更加生动鲜活、易于接受,凝聚起全社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四、 夯实队伍根基,锻造党史工作的“硬支撑”

提升专业素养,锤炼看家本领。大力实施党史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专家引领+实践锻炼”、“以老带新+课题攻关”、业务竞赛、外出研修等多种模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史料征编能力、研究分析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学术鉴别能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能的培训应用,提升干部运用数智手段开展史料管理、研究和宣传的能力水平。

弘扬严实作风,坚守党史风骨。大力倡导“脚底板下做学问”的扎实调研之风,鼓励党史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挖掘抢救“活”的史料,真实记录好新时代温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案例和宝贵经验。在党史著作撰写中,要秉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的态度,弘扬“工匠精神”,严把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确保每一部作品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善制度保障,激发内生动力。 健全符合党史工作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在职称评定、成果奖励、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败、潜心治学的良好环境。认真落实省“152”党史人才计划,培育更多党史研究业务骨干、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严格落实各项纪律规矩,永葆党史干部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操守。


来源: 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王启龙
Title